簡介
為高考學子討個好兆頭的廣州名粥。相傳清朝有位新科狀元返鄉途中經廣州,稍作停留,並以一碗粥裹腹,恰遇一位御史,便招呼他也來一碗粥,御史好奇地問是什麼粥,新科狀元為炫耀自己的身份,脫口說是「狀元及第粥」,恰好御史的兒子正準備要參加科舉,剛好討了一個好兆頭。 傳說是不止一個的。還有傳說是關於倫文敘的,孩童時由於家貧,以種菜賣菜為生,每天都給粥店送菜,老闆可憐他,會用剩下的豬肉、豬腸、豬肝生滾白粥請他吃。後來倫文敘高中狀元,衣錦還鄉時,特意到粥店感謝老闆,請老闆再煮了他以前常吃的粥,由於此粥無名,倫文敘認為自己能高中狀元都是由於這種粥的幫助,於是取為為「狀元及第粥」。現在多為討個吉利,有不少父母買「及第粥」給家中子女吃。
原料
米 250克, 腐皮 30克, 清水 3000克, 豬肝 125克, 豬心 125克, 豬腰 125克, 豬大腸 125克, 瘦肉 125克, 老薑 1小塊, 蒜 3瓣, 胡椒末, 鹽, 澱粉, 香菜, 色拉油 1小匙
步驟
1米泡半小時,豆腐皮泡軟,老薑和蒜切片
2水:米比例為12:1,沙鍋中放入水煮開後,再放入米和豆腐皮,煮開後,轉小火,放入色拉油,小火30分鐘左右,關火燜半小時
3豬肝、豬心、豬腰切小塊,瘦肉切絲,豬肝中加入1小匙的澱粉拌均勻
4豬大腸,把腸內的白色油部分去掉,煮40分鐘後切2厘米左右的小段
5把第3、4步的材料和姜、蒜片放入燜好的粥底中,撒上胡椒末
6大火煮開後,小火5分種即可。起鍋,撒上香菜
小技巧
1、先煲粥底是正宗的廣東老火粥的做法。米和肉等材料不同時放入鍋,底、料分煮,粥底是粥底,料是料,擱一塊兒煮不超過10分鐘,這樣的粥清爽不渾濁,每樣東西的味道都能煲出來還不串味; 2、水與米的比例。比較喜歡適中的比例為12:1;若是需要濃粥,可以用2:1的比例;若是稀粥,那麼比例可以是17:1。 粥真是超好喝。不過粥的照片就真是超難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