簡介
《山海經》一書中,就有文字記載,戰國及秦漢學者搜集整理的《神農本草經》將山藥列為上品:「山藥色、香、味三絕。」山藥原名薯蕷,因唐代宗名「預」,為避諱改為「薯藥」。到宋朝又因宋英宗名「署」,再改為山藥。宋人蘇頌等編撰《本草圖經》對山藥的吃法也有記載:「薯蕷,今處處有之……刮磨入湯煮之,作塊不散,味更珍美,雲食之尤益人……」 李時珍《本草綱目》記敘了山藥的形狀:「四月生苗延蔓,紫莖綠葉,葉有三尖,似白牽牛葉而更光潤。五六月開花成穗,淡紅色。結莢成簇,莢凡三棱合成,堅而無仁。其子別結於一旁,狀似雷丸,大小不一,皮色土黃而肉白,煮食甘滑,與其根同。薯蕷入藥,野生者為勝,若供饌,則家種為良。」 宋人吳自枚《夢梁錄·葷素從食店》一文中的:「又為粉食店,專賣山藥元子、真珠元子。」清人薛寶辰的《素食說略》也提到一種「拔絲山藥」,其做法為:「去皮,切拐刀塊,以油灼之,加入調好水冰糖起鍋,即有長絲。但以由糖炒之,則無絲也。」 山藥切片後需立即浸泡在鹽水中,以防止氧化發黑。新鮮山藥切開時會有黏液,極易滑刀傷手,可以先用清水加少許醋洗,這樣可減少黏液。山藥質地細膩,味道香甜,不過,山藥皮容易導致皮膚過敏,所以最好用削皮的方式,並且削完山藥的手不要亂碰,馬上洗手,不然就會抓哪兒哪兒癢。 山藥入藥始載於漢代《神農本草經》,被列為上品。山藥其性平味甘無毒,能健脾補肺,固腎蓋精,平補陰陽。身材虛弱,精神倦怠、消化不良、慢性腹瀉等症最為適宜。歷代本草均視之為補益氣佳品。山藥味甘、性平,入肺、脾、腎經;可健脾補肺、益胃補腎、固腎蓋精、聰耳明目、助五臟、強筋骨、長志安神、延年益壽。
原料
山藥, 麵條, 香菇, 紅椒, 青椒, 西生菜, 薑末, 澱粉
步驟
1山藥洗凈去皮切米粒狀,香菇、紅椒、青椒分別洗凈去皮切米粒狀備用
2麵條放入鍋中煮片刻倒出,用涼水沖涼
3拌上澱粉用雀巢斗做成雀巢
4然後放入油鍋中炸熟炸脆備用
5西生菜切絲備用
6取圓盤,中間放上雀巢,將西生菜切絲圍在雀巢邊上放三朵泰國蘭備用
7起鍋,鍋里放油,待油溫升至4成左右,分別放入山藥米、香菇米、紅椒米、青椒米過油倒出
8起鍋,鍋里放少許油,煸香薑末放入山藥米、香菇米、紅椒米、青椒米加少許水調味打芡出鍋裝入雀巢中即可
小技巧
鮮脆爽口,清新自然,色彩艷麗。製作關鍵可以加些白醋,略多加些薑末,別有風味,還可以加些松仁味道更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