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料
中粉: 200g, 水: 90g, 黃油: 40g, 奶粉: 2T, 乾酵母: 2t, 小蘇打: 0.6g, 鹽: 0.6g, 乾燥珠蔥: 適量, 中粉: 60g, 黃油: 25g, 鹽: 1/2t
步驟
1A料全部混合 → 揉成團 → 室溫發酵30-40分鐘 → 至體積稍變大;B料全部混合揉成團
2發酵好的麵糰擀開 → 撒上一層干蔥 → 進行3次三折(具體方法在這裡) → 至麵皮光滑發亮 → 包入油酥麵糰 → 捏緊各個邊 → 再進行3次3折 → 擀開成厚度2mm左右 → 表面均勻扎孔 → 切方塊或者用模具壓出喜歡的形狀
3切好的餅乾發酵30分鐘左右至餅乾稍變厚 → 中上層,180-190度,20分鐘左右
小技巧
- 最近北京空氣賊干賊乾的,做什麼液體都要加量,麵糰我又多加了大概10g左右的水,還是顯得比較干,油酥也是,都不太成團,下次要把黃油的量加到30g了。但是這個麵糰本身就是比較乾的類型,所以可以以擀開後邊角剛好不開裂為濕度合適的評判標準,看我的過程圖包酥那2張,邊邊都不太整齊,這主要是水分偏少造成的。加了太多的干蔥也容易造成麵皮偏干,不好操作 2.包酥前的摺疊是為了讓麵皮充分起筋,有利於包酥後的操作,也會使餅乾口感更加酥脆; 3.蔥還是比較建議用乾的,新鮮的即使切成末,對於這麼多次的摺疊操作,還是會有影響。干蔥也可以一開始就揉在麵糰里,但是那個東東很輕,不好稱,我也就沒稱過,每次都是鋪滿一層就差不多了。看看包酥前的麵皮,像不像韭菜盒子; 4.麵皮扎眼兒是為了釋放部分發酵時產生的氣體,防止餅乾烘烤時出現不規則鼓包; 5.一定要擀得足夠薄,不然很難烤得鬆脆哦; 6.下次還是直接切方塊來得方便,這個模具壓形狀,整出好多邊角料,又重新揉成團,再擀再切,都看不出分層了,口感也沒第一次切出來的那麼好; 7.切好的餅乾發酵時還是要注意濕度的,儘量別讓麵皮太干; 8.一定要烤到表面按上去比較硬才好,不然即使熟了,口感也不酥脆; 9.烘焙溫度及時間請根據實際情況自行調整,此款餅乾的烘焙與擀開的厚度關係很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