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碗臊子麵,會讓很多人想到岐山臊子麵,我沒去過岐山,我只吃到過西安版的、北京版的臊子麵。 我想,總有一樣東西是一直留在你心裡的,一道菜、一根冰棍、一件玩具,他們承載著我們無限的回憶和美好的童年。 留在我心中的是一碗面,在每個寒冷的早晨,我媽用自行車帶著我,我懷裡再揣著一個大白瓷缸子,迷迷糊糊的就出門了。我之所以願意早起,是因為我知道,去晚了就吃不到上海麵館的招牌滷麵了。大塊兒的滷肉,紅紅的醬油,我看到他們在向我招手了。 我們這代人身上還有很多這樣的情結,我想,那些坐在小汽車裡,吃著漢堡、批薩的孩子們可能很難體會到。那些街頭特殊的叫賣聲兒已經逐漸遠離我們了,還有熟悉的鉛筆糖、白球鞋、紙糊的風車、鐵皮青蛙等等等等,都隨著時光逐漸消失了,但是曾經的美好卻永遠留在我們每個人心中。 這些故事都是一筆無法抹去的記憶,每一個情節都像是一位久違的老友,無論何時想起他們,都依舊那麼親切、令我興奮。 你好,臊子麵,你好,小瓷盆。
豬肉末 200克, 掛麵 400克, 熏干 一塊(約60克), 青菜葉 6片, 姜 10克, 香醋 45ml, 醬油 15ml, 料酒 30ml, 白糖 10克, 鹽 5克, 紅油 15ml, 花椒粉 10克, 香蔥, 芝麻 少許
1豬肉末中加入料酒15ml,鹽2克一起拌勻腌制半小時。熏干切成半厘米見方的小塊備用
2油鍋加入底油燒熱,放入薑末炒出香味,然後放入豬肉末炒到顏色變白
3放入熏干塊慢慢炒出香味,然後放入料酒、醬油炒到熏乾和豬肉變成紅色
4放入高湯或者清水,水量沒過材料1/2即可,然後加入鹽、白糖煮到湯汁上色,味道變濃即可
5另起一個湯鍋,將水燒開後放入麵條,將麵條煮到約八成熟後撈出。麵條盛在碗中,加入之前煮好的料,燙好的青菜,根據口味加入香醋、花椒粉、紅油、芝麻、香蔥拌勻即可
其實在別的地方也有類似的面,澆在上面的肉醬不叫臊子,叫「哨子、紹子、澆頭、帽子」等等。地方不同,添加的材料不同,當然味道也不同。 臊子麵里還可以添加木耳、黃花等材料,但是熏干最好不要省略它非常提味,也可以換成牛肉末來做,最好選用肥3,瘦7的肉末,不僅味道香煮後也不易發柴; 加入高湯可以使臊子麵更加香濃,實在沒有加清水也可以,煮的時間可以稍稍長一些。有的做法是將香醋加入一起煮,但是醋經過煮制後,往往香味就揮發了,吃起來酸味夠了,但是怎麼也不香就這個原因; 我喜歡麵條的鹵又寬又長的,看著有食慾,吃著味道濃。就像我小時候吃的面一樣,每挑起一根,都那麼紅潤,湯汁都緊緊地包裹在麵條上。